苏轼一生中曾三次娶亲:第一个妻子王弗;第二个妻子王润之,是王弗的堂妹;第三个妻子王朝云,严格意义上来说王朝云不算妻子,是个侍妾。巧合的是,三任妻子都姓王,或许,苏轼对王姓情有独钟吧。
王弗自不必说,一首感天动地的悼亡词《江城子·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》,让他名垂千古。王润之和王朝云大家可能就不太熟悉了。
苏轼与王弗成亲还有一段趣事。
嘉祐元年(公元1056年)21岁的苏轼和父亲苏洵、弟弟苏辙准备离开老家眉山到东京汴梁赶考了。
父亲苏洵城府很深,可以说是老谋深算,他考虑到两个儿子的水平很高,中举是大概率事件,若是金榜题名,必会有很多达官富商来提亲,看起来攀龙附凤,但其实由于对女子不了解,很多人婚后其实不幸福。与其找一个不知根底的富家女子,倒还不如找一个门当户对的本地姑娘,这样也知根知底,省却了婚后的很多麻烦。
不得不说,苏老爷子真是深谋远虑。
青神镇中有一处名胜古迹,名叫三岩。苏轼读书之余常临流观景,一次,看到岩穴中群鱼翩翩游跃,皆若凌空浮翔。苏轼大喜,便对同游者王方建议:“美景当有美名。”王方于是遍邀文人学士,在绿潭前投笔竞题,可惜诸多秀才的题名不是过雅,就是落俗,最后苏轼缓缓展出他的题名:“唤鱼池”,令王方和众人叫绝。苏轼正得意之时,王方的女儿王弗也使丫鬟从家中送了题名来,红纸怡上,跃然而出:“唤鱼池”三字,更令众人惊叹:“不谋而合,韵成双璧。”苏轼与王弗因此结缘联姻。
王弗,比苏轼小三岁,眉山青神镇人,他父亲王方是乡贡进士,与苏家也算门当户对。
生于进士之家的王弗为人“敏而静”,虽然有着过人的才识,性情却很文静,从不张扬。来到苏家后,王弗以一种谨肃的态度,细心地将苏轼的生活打理的井井有条。苏轼喜欢读书,每当苏轼读书时,她就静静地在旁边陪着他,并不多言。但等他读书遇到困难时,王弗却能在旁及时地提醒,这时苏轼才发现王弗竟也是个学识渊博的人。
除了学识渊博之外,王弗对看人也很有一套。苏轼生性好交朋友,几乎对每个人都坦诚相待,毫无防人之心。交得朋友多了,难免鱼龙混杂,良莠不齐。于是,每次有朋友来时,王弗便立在屏风后面听他们交谈。等朋友离开后,她再根据客人刚刚说的话,对来客的人品进行点评。开始苏轼还是将信将疑,但后来的事实证明,王弗每次点评都精准无比。
坦率的说,王弗不仅是苏轼工作上的“贤内助”,在生活上关心照顾着苏轼,某种程度上说,她也扮演了“母亲”的
还木有评论哦,快来抢沙发吧~